定向演化(Directed Evolution)是一個讓合成生物學家著迷的技術,這個概念在2018年榮獲諾貝爾獎,實驗內容是使用嗜菌體表達無數種枯草桿菌蛋白酶變體,再以有機溶劑篩選,挑出適者生存的變體,再次變異及表達,經過多輪的汰選後,產生能夠在有機溶劑中保持活性的枯草桿菌蛋白酶。如今這個技術也以不同的方式,成功在無細胞系統中執行。
作者
Eric Juo
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系統(Cell-Free Protein Synthesis System),又被稱為轉錄-轉譯系統(TX-TL System),最早是利用細胞裂解液為基底,再加入DNA模板、能量系統、tRNA、胺基酸及鹽類,在試管內完成轉錄及轉譯反應合成蛋白,這種方式只要先把細胞放大後,提前製備成為細胞裂解液保存於冰箱,就可以隨時拿出來合成蛋白。缺點是每批次的細胞裂解液成分略有不同,導致蛋白質合成效率不一致,而且細胞裂解液屬於複雜的混合物,難以對成分進行調整優化。因此科學家提出了以明確成分進行無細胞蛋白質合成的系統,稱為PURE system (Protein synthesis Using Recombinant Element)。